一、中医外科的历史沿革
岳阳医院中医外科成立于1976年,为医院建立时即设立的业务科室之一。其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中医外科,该科当时汇集了沪上多位外科名医,顾伯华、夏少农、黄宝忠、朱治吉、张赞臣等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都曾在此应诊,可谓是当代沪上中医外科名家的发祥地,也是保持中医外科传统、最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该学科承继了上述中医外科各大名家的学术渊源和业务方向,初创之时即为全市各家医疗机构中拥有最为齐全的外科"丸、散、膏、丹"的科室,业务领域包括疮疡、皮肤、乳腺、瘿瘤、周围血管、男科、口腔、耳鼻咽喉等分支学科。其后随着各位外科名家陆续调离五门诊如:顾伯华、夏少农等名医分别调离至龙华医院和曙光医院工作,中医外科的人员状况亦起了很大变化。岳阳医院中医外科的发展也几经沉浮。1976年岳阳医院成立后,由唐庆恩担任中医外科负责人,全面负责位于青海路的中医外科门诊业务和行政事务,在唐庆恩支援基层期间(1978-1979年),由周蓉担任科室临时负责人,负责科室管理工作。1982年,夏氏外科传人夏涵教授由曙光医院调入岳阳医院,出任科主任,全面主持科室工作,为中医外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科室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工作逐渐蒸蒸日上,成为该学科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随着夏老年事渐高,1991年,周家乐由上海天山中医医院调入,接替夏涵出任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科主任。1996年,张明接替退休的周家乐,担任科副主任,主持科室日常工作,同时曙光医院原中医外科主任孙世道(夏氏外科传人)担任岳阳中医外科学术顾问。2003年,李斌出任科主任,并任该职至今。李斌担任科主任后,提出了与龙华医院、曙光医院等兄弟单位的中医外科"错位发展"的建设思路,将科室的主要业务方向在传统中医外科的基础上重点向皮肤病领域拓展,并经医院同意科室更名为"中医外科/皮肤科",至此形成目前的科室设置和主要业务方向,学科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二、医疗与学科特色
1976年岳阳医院成立时,原第五门诊部的中医外科各名家已先后调离,科室的主要业务工作由唐庆恩、周蓉等年轻医师负责。当时科室的业务领域涵盖了传统中医外科各个分支方向,包括疮疡、皮肤、乳腺、瘿瘤、周围血管、男科、腔、耳鼻咽喉等分支学科。
1982年,医院为了发展中医外科,从曙光医院中医外科调入了沪上夏氏外科传人--夏涵教授,由其出任科主任,全面主持中医外科工作。夏涵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随父夏墨农先生学习中医,后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掌握了中西医两套医学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性关节炎、皮肤病方面造诣深厚,取得了突出的临床疗效,并在扎实的临床基础上,创立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湿疹、银屑病、痛风、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的方剂,至今仍在我院中医外科/皮肤科临床上广泛应用,如虎杖痛风颗粒、茵连痛风颗粒、银翘解毒合剂、巨樱霜、肤净霜、槐虎乳膏、温经暖肤散、复方透骨草溶液以及清肺祛脂方、外科6号方、皮肤1号方等自制制剂和协定处方均源自其临床经验。夏涵教授主持工作期间,科室的业务量也得到了迅速增长,并率先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中西医结合)痛风病专科门诊,还首次设置了病房,床位最初为8张,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扩展到12张,其后又扩张为15张,主要收治慢性皮肤溃疡、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痛风等病种。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该科室日后的主要特色诊疗项目:夏涵创制的巨樱霜、肤净霜结合石膏或海藻泥倒膜治疗痤疮、黄褐斑开创了中医外治的特色美容治疗;周家乐根据《外科正宗》记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创制了复方独胜膏,采用涂敷与熏蒸相结合的方法于伏暑季节治疗冻疮,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在已成为科室冬病夏治的特色诊疗项目之一;另一冬病夏治项目是根据朱氏(朱治吉)外科经验研制复方透骨草溶液伏季浸泡治疗鹅掌风,每年吸引了大批角化型手足癣患者前来就诊;科室继承了夏涵的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在中医药防治痛风病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能够显著的改善急性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次数,有效地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张明与顾荻青、周蓉、李斌、周敏等秉承夏涵学术经验,共同创制了院内自制制剂白地祛脂合剂、芩珠凉血合剂,目前亦已成为该科主要特色制剂,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2003年,李斌出任科主任后,使得岳阳医院中医外科得以将沪上最著名的顾氏、夏氏外科学术思想有机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岳阳特色"的中医外科理、法、方、药体系,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和痛风方面成效斐然。李斌提出了与龙华医院、曙光医院等兄弟单位的中医外科"错位发展"的建设思路,将科室的主要业务方向在传统中医外科的基础上重点向皮肤病领域发展,并经医院同意将科室更名为"中医外科/皮肤科",至此科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医疗业务发展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不仅门急诊、出院人次等业务量连年递增,病房床位数也由15张扩展为24张。2009年科室门急诊总量达110632人次,与2003年的34007人次相比,增长达225.32%;出院人次达518,床位使用率连续4年超过95%,平均住院天数低于17天;特色中药自制制剂使用量逐年上升,2009年用量更是高达300余万元,位居全院之首!这一时期,科室有计划的选派年轻医师外出进修,如李福伦赴上海皮肤性病医院进修皮肤病理,王一飞赴上海长征医院进修皮肤真菌病,范斌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皮肤外科,回院后相继开展了皮肤病理检查、建立了真菌实验室、开展了皮肤外科诊疗业务,不仅拓展了学科业务领域,而且使得学科朝着更加全面、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教学工作
1985年起,由岳阳医院中医外科医师为主要师资,组建岳阳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由夏涵出任教研室首任主任,张明任教学干事,承担起上海中医药大学各专业的中医外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现任教研室主任为张明,副主任为孙建华,徐文彬为教学干事。教研室在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应用启发式、讨论式、项目式、案例式的教学形式日益增多,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方法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并重,师生互动;在考试的方法上也采用了闭卷、开卷、小论文、小项目、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008年11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周敏赴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接受了PBL教学培训,回沪后由其负责开展在七年制专业中试行PBL教学的工作,并进一步在五年制本科各专业中也开展了PBL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还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九期课程建设项目("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以及上海市中医学本科教育高地PBL教育建设项目,李斌主持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也于2009年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此外,周敏还先后于2006年6月赴韩国大东学院、2009年8月-9月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担任客座教授讲学。自1999年起,李斌、张明先后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由此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此后数年中,周敏、顾荻青、陈洁亦先后取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6年李斌获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使得该学科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皮肤病方向)的硕、博士点,中医外科/皮肤科培养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截止至2010年,已先后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已毕业4人),硕士研究生(含七年制)42人(其中包括泰国1人,英国1人,韩国2人,台湾地区4人),学位点建设成效卓著。此外,从2004年开始,中医外科/皮肤科连续7年成功地举办了国家级中医皮肤病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自2005年以来先后接受国内、外(包括港澳台地区)进修、研修人员共计47人。
四、科研工作
夏涵担任科主任后,在临床业务之外,还非常重视医学科研工作,在其主持和指导之下,科室先后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痛风、中药沐浴剂开发、金黄散剂型改革等科研工作。但中医外科的科研工作真正走上正轨还是在李斌调入以后。李斌系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唐汉钧教授的开门弟子,1997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于当年到岳阳医院中医外科工作,曾在科研处挂职锻炼,并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交换教授到韩国大田大学交流学习半年。1999年,李斌所申请的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获得立项资助,使得岳阳医院在"十五"期间国家级科研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其担任科主任后,科研工作是其重点抓的工作。在李斌带领下,中医外科/皮肤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卫生局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累计得到533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此外还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发表论文共100余篇,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1项,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参编专著7部。
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从夏涵担任主任起,就十分注重学科的人才培养,先后活跃于该科室临床第一线的业务骨干如周蓉、张明、顾荻青等均为夏涵教授所培养。在科室人才建设方面,1986年张明赴曙光医院皮肤科进修,1987年顾荻青赴中山医院皮肤科进修,1999年周敏赴华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进修。李斌担任科主任后,在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医外科/皮肤科于2007年从长海医院皮肤科引进了第一位西医皮肤性病学的博士--陈洁,从而优化了科室的人才结构,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中西医结合学术的发展。此外,科室非常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2008-2010年,李福伦、王一飞、范斌相继考取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李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范斌还于2007年10月-2008年6月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皮肤外科,回院后逐步开展了皮肤外科业务;李福伦于2009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批后备业务专家培养计划资助,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修学习。2010年在医院牵头组织下,4名青年医师在以跟师学形式进行相关学术流派的传承:范斌、王一飞师从上海"夏氏"外科传人孙世道教授,徐蓉、徐文彬师从上海"顾氏"外科传人陆德铭教授;周敏进入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师从唐汉钧教授。李斌和张明也曾先后获选"医苑新星"培养计划及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分别师从孙世道教授和陆德铭教授。在李斌领导下,学科队伍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学科先后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皮肤病方向)硕、博士点、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病、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重点专科,并先后于2006年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08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等荣誉称号。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5日
星期一
5月6日
星期二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5日
星期一
5月6日
星期二
5月3日
星期六
5月4日
星期日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